天涯法律网讯(余德厚 袁晶)今年以来,洋浦经济开发区法院以开展“司法作风转变年”活动为契机,为确保当事人打一个“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积极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法官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促进当事人息诉服判,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收到了明显的效果。2011年1-8月份,该院共受理民事案件调撤率为66.7%,调解案件的自动履行率为80%;判决案件的服判息诉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涉诉信访下降17%,群众满意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上述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采取了如下几项强有力的措施:
一是狠抓案件质量。首先严把案件事实关、法律关和证据关,不断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减少当事人诉累。其次,增强判决书的说理功能,让当事人认同法院判决。要求判决既要有法律的依据,又要有法理的支撑,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表明法院裁判的正当性、公正性,最终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理解法院裁判的合理性,从而接受和认同法院的判决。
二是注重平衡当事人双方关系及情绪。在审判中,法官除了运用法律思维分析处理案件外,还十分注意平衡当事人双方关系及利益。首先是审理中体现中立,法官在办案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做到情绪平和,爱憎不在庭审中以及平时接待当事人中表现出来,对弱势群体寄予相当的同情心,从而有效避免了当事人“合理怀疑”;其次是运用好道德评价武器,在审理过程中对过错方该批评的坚决批评,该教育的及时教育,使其转变态度配合法院审理工作,同时也使无过错方感受到法官是非分明,公正可信,增加对法官的信任,消除当事人的疑惑;再次是合理调整当事人的期望值,法官在核实案件基本事实,分清是非的情况下,调整当事人的期望值,使其认识到法律的保护程度与其诉讼目的的差距,从而使其接受和认同法院的判决。
三是注重行使释明权。在积极引导当事人合理合法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充分结合案件事实及时行使释明权,耐心向当事人解释法律知识和法律争点,让当事人明白自己的权责,减弱和消解双方的对抗情绪,为双方当事人和解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做好判后答疑。坚持“谁办案,谁负责”的原则,由作出裁判的合议庭负责,在案件审结后认真做好判后答疑工作。同时,负责判后答疑的干警做到热情、耐心、细致,结合审判结果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疏导。五是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对民商事及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实行调解优先、应调尽调的原则,在庭前、庭中、庭后全程组织调解,尽量促使当事人化解矛盾、消除纠纷,恢复受损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