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洋浦法院两篇调研论文在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上获奖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1-10-26 00:00:00 打印 字号: | |

天涯法律网讯(余德厚 林筱发)近日,在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报社、中国审判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汉江杯”啄木鸟审判论坛暨自由裁量与司法正义研讨会上,洋浦开发区法院有2篇论文获得优秀奖,这是该院独立建制以来狠抓调研工作取得的又一突出成绩。

本次研讨会自去年10月起面向全国征稿,共征集参赛论文123篇。组委会从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邀请多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团,采取盲评打分的形式,通过初评和终评,最终选出16篇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8名。洋浦开发区法院汪海鹏、林筱发撰写的《在情感和理性之间:和谐社会语境下刑事司法的人性化裁判》和余德厚、袁晶撰写的《司法正义下的自由裁量》等2篇论文获奖,在16篇获奖论文中占据两席,是此次征文比赛中论文获奖数量最多的法院。

狠抓司法调研工作,以司法调研工作强院是洋浦法院坚持走特色之路的重要内容。该院自2009年正式建院之初,院党组根据该院体制机制特色鲜明,案件新颖性较强,有条件提高调研工作层次等特点,明确“文化兴院、调研强院”的工作思路,决定从调研工作入手,以抓调研促进全院干警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动“勤于思索、善于总结、敢于创新”的法院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审判与调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截止今年6月份,该院法官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案例共13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刊载优秀调研成果4篇。2010年,由该院院领导主持的课题组连续中标省高院及二中院重点调研课题共3个,成为海南省唯一一个独立中标省高院重点调研课题的基层法院。仅2011年上半年,该院法官编报的案例被省高院选送到《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案例选》、《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等刊物共计11篇;撰写的参加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的参赛论文,经层层把关筛选,共有17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被省高院报送最高法院参赛。同时,洋浦法院调研工作坚持来源实践、服务实践的工作方针,重视成果转化和应用。近期有多篇问题、建议类调研信息连续被省高院信息部门采用,并报送到最高法院院长办、省委办公厅等部门。目前该院的调研工作已阶段性地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以调研促审判,以审判带调研”的良好互动局面和浓厚调研氛围。其主要措施:

一是定位准确,领导重视并亲力亲为。该院党组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将调研工作作为“高层次的审判工作”抓紧、抓好、抓实,作为该院特色发展之路常抓不懈;院领导不仅重视调研,而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调研,亲自主持重要调研课题,参与撰写具有司法应用价值的调研文章。继2010年该院院领导作为主持人中标完成上级法院3个重点课题之后,2011年再度向省高院申请了5个重点调研课题,并参与撰写6篇论文、案例,发表在《中国审判》、《民事法律文件解读》、《人民法院报•理论周刊》等刊物上。在今年海南二中院开展的辖区法院“我的办案心得”征文活动中,该院院领导带头踊跃参加,积极投稿,最终共有4篇调研文章分获一、二、三等奖,取得了骄人成绩,得到了海南二中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二是组建调研小组,配强调研队伍,为调研工作提供组织人员保障。在优先选调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和文字能力法官的基础上,自设了调研小组,并将多名政治素质过硬、法律理论水平高、综合分析能力强的干警充实到调研组,组织调研骨干开展调研活动,为热爱调研工作的法官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确保调研机构发挥骨干和龙头带动作用。

三是丰富培训载体,营造浓厚学术调研氛围。建院以来,一直注重对调研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定期组织开展调研业务培训,从省内外聘请调研业务专家来院授课,安排该院有丰富经验和突出成绩的调研骨干为一线法官讲解调研写作方法和技巧,并积极筹办形式多样的法官论坛、论文研讨会、精品案例评选等活动,提高法官的调研层次和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此外,还为调研人员参与业务庭重大、疑难、新类型案件审理,旁听审委会并参与讨论提供便利,尽量为其提供外出学习、考察、调研的机会,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目前,该院已初步形成人人参与、联合互动、整体推进的调研局面。

四是加强调研工作制度建设,有计划分步骤推进调研工作。先后制订了《洋浦法院调研、信息、宣传工作管理及奖励办法》、《调研工作计分考核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将重点课题、论文发表、案例撰写等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要求每位法官每季度至少提交一篇调研文章和案例,调研工作实绩与干部考核、评先奖优、晋级晋职直接挂钩。建立调研奖励制度,对调研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予以相应的物质奖励,对调研文章、论文、案例被国家、省、市级刊物、研讨会采用或者获奖的,按照标准发给奖励。建立调研工作规划制度,确保调研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施、有成效,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五是注重成果转化,充分发掘调研工作的实践价值。近两年来,该院紧紧围绕院党组工作部署,先后就法院文化建设、审判管理机制创新、司法公开、立案窗口服务等本院阶段性中心工作组织开展重点调研,确保院党组意图的实现,使调研的服务价值充分展现,大大提高了调研成果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围绕提升审判质效的主题,该院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相关调研成果也转化成为促进全院工作发展的新机制和新保障。比如,完成了《立案、审判、执行协调配合的实施意见》的拟订,依法适度降低了当事人申请保全的门槛,最终确保了司法裁判的权威性;为在审判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推进涉诉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创新和司法决策机制完善,从源头上减少涉诉矛盾,经多方调研,制定了《关于建立案件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并付诸实施。该院还通过“精品案”工程,以审判质量管理通报的形式定期通报本院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厘清的认识,提出改进和提升案件质量的意见建议,促进调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审判实践。此外,该院还将典型个案所反映的问题及时编发信息,让领导了解相关案件情况;对其中带有的共性问题,改编成类案统计分析,总结出此类案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之道,形成类案执法意见。

来源:天涯法律网
责任编辑:洋浦经济开区法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