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文化建设不仅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院落实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
近日,记者从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年来以加强公正司法、构建和谐洋浦为目标,结合“人民法官为人民”、“司法作风转变年”主题实践活动,把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法院司法工作、提高队伍素质、创建特色法院的重要载体,发挥文化建设的引导、教育、激励作用,不断提升法院文化品位,使法官的司法理念、精神风貌、职业素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队伍建设、审判工作、基础建设、法院改革等各项工作得到同步发展。数据显示,2011年该院审判工作呈现出受理案件数、结案率、息诉服判率上升,上诉率、发回改判率下降即“三升两降”良好态势,还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集体”,有10余人次法官在各类比赛中获奖,20多人次受到表彰。
营造环境 “精神文化”引领科学发展
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法院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为打造风清气正的院风,塑造法官、干警良好的精神风貌,该院因势利导,提出了“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提升修养,提高境界”的学习型法院建设目标。
为此,该院一是积极出台措施、努力营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常态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拓宽学习载体;建立学习奖励长效机制,鼓励法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努力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建立起上下级法院法官交流机制,选派年轻法官到省高院挂职锻炼,加速年轻法官成长。同时,院内每年定期开展庭审观摩、优秀法律文书评比、精品案例评选等活动,以着力提升法官的审判业务素质。
二是把法官调研作为“文化兴院”特色,注重培养研究型、学习型法官。期间,筹划成立调研小组,定期开展“法官沙龙”、“法官论坛”、“论文研讨会”等特色调研活动,以提升法官调研能力。
三是在法院内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和研究氛围;注重挖掘、培养、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和优秀经验,加大对办案能手、调解能手、调研、宣传、信息能手的奖励力度,弘扬先进、鼓舞斗志、激励前行。尤其是在司法调研方面,将调研能力作为法官法学理论水平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表现,对调研成绩突出的法官,在经济上重奖,在政治上重用。
2011年,该院申请海南省高院重点调研课题5个,最终中标2个,完成海南省二中院重点课题2个;向各种学术讨论会、论坛等征文比赛活动投稿75篇,获国家级奖励4篇,省级奖励2篇;在《中国审判》、《民事法律文件解读》、《执行工作指导》等国家级刊物发表优秀调研成果9篇,在《特区法坛》、《海南人大》、《海南法学》等省级刊物发表调研成果7篇,在《西部法院通讯》、《审判参考》等地市级刊物发表10篇;被《人民法院案例选》采用精品案例5篇;有8篇调研类信息被省高院采用,并被推荐上报到最高法院。
形成机制 “制度文化”强化司法管理
法院制度文化是以文化为载体以提升司法管理水平为目的结合体。
该院在实践中认识到,文化本身不具强制性,必须通过制度的建立来约束、规范、提升法官的思想行为,引导法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意识,以促进法院文化的繁荣、传承和升华。
为使“制度文化”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该院一方面注重建章立制,共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47项,汇编成册,形成了党组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审判管理、机关党建、行政管理等方面较为完备的一套制度规范体系;一方面以创新制度文化为抓手,推行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件,并将其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2011年,该院进一步创新举措:一是制定《洋浦法院业绩考评细则》,对全院各部门法官、干警岗位的职责、业务目标进行量化。据此,对每个人的审判质量、业务数量、廉洁自律等完成情况,每季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并在院内《审判管理通报》、《纪律作风通报》、《考勤通报》等九个通报上对每个法官干警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失职、渎职进行责任追究并扣发廉政保证金,形成了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科学推行案件审限催告制度、审判流程通报制度,并发挥流程管理的预警和监督功能,对审限超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未结案件,通过监察室及时进行催办、督办;严格规范案件审批和报备程序,对中止、鉴定时间超过两个月的案件进行通报。三是研究出台了《案件质量评查标准》等规章制度,对案件质量评查量化到项、细化到分,用百分制进行考核。四是建立庭审观摩评审制度,对有重大影响、社会关注的案件,从庭审质量、庭审程序、驾驭庭审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观摩考核评比,以促进审判人员提高驾驭庭审的能力。
陶冶情操 “业余文化”凝聚团队战斗力
充实法官、干警业余文化生活,是该院“文化兴院”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让法官、干警放松身心,舒缓工作压力,该院积极创造条件,一是相继建设、完善健身房、阅览室、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二是先后成立了羽毛球、书画摄影、乒乓球和健美操等6个兴趣小组。每年年初,各兴趣小组都要根据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时间、次数和内容,有计划地组织活动;三是组织开展法官举行了摄影作品展、书法作品展、法官论坛主题演讲比赛,组队参加“庆三八”体育比赛、五四万人长跑、庆七一唱红歌专题晚会、元旦迎新晚会等一系列体育文化活动。这些文化娱乐活动,不但极大地丰富了法官、干警文体生活,陶冶了情操,还直接增强了法院的凝聚力,营造出了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亲民尚法 “行为文化”践行司法为民
法院行为文化不仅体现于外在的表象和形式,更体现于人民法官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上。
近年来,洋浦法院十分重视法官、干警司法礼仪规范的继续教育学习,在不断强化法院行为文化建设,提高法官综合素养,提升法院文化底蕴的同时,积极完善便民、护民、为民工作措施,在司法实践中体现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亲民形象。
该院多次开设司法礼仪讲座,规范法官、干警行为文化,要求法官、干警在办案、接待当事人、接听电话、同志间交往以及户外活动中从服饰穿戴、待人接物等行为举止的点滴小事间熟练运用,以文明司法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赢得当事人、社会公众的尊敬和信任。
该院坚持“忠诚、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落实上级领导“一句问候、一杯茶水、一张凳子”的“三个一”要求,相继在立案大厅配备饮水机、复印机、笔墨等,为当事人诉讼提供方便,拉近人民法院与当事人的距离,体现人民法院的亲民形象。此外,还制作出《诉讼风险提示》等诉讼指南,对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做好口头起诉登记工作;对比较常见的案件,制定诉状的标准样式提供给当事人,解决部分当事人不会写诉状的实际困难;对听不懂普通话的当地群众及时使用翻译,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做到当日立案,当日移交承办法官;对老弱病残当事人进行上门立案;对当事人提供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其需补交的材料,减少当事人讼累。
强化自律 “廉政文化”推进司法公正
公生明,廉生威。法院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司法公正廉洁的重要途径。
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该院一是每年年初都按照省高院、洋浦工委的总体部署,完善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落实廉政文化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法官干警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多次组织法官、干警收看廉政教育专题片,到海口监狱参加警示教育等,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三是积极探索“经济学治腐”手段,推行廉政勤政保证金制度,对法官、干警在党风廉政建设、纪律作风、审判事务、司法政务等方面的保证金奖励与扣减情况进行详细规定,通过惩戒与激励并举、约束与奖惩挂钩,强化廉政勤政意识,规范司法政务管理,改进司法工作作风。四是建立廉政风险点防控体系,对立案、财产保全、审判、执行等五个环节以及司法政务管理中易产生廉政风险的32个权利事项142个廉政风险点进行梳理归纳,并划定风险等级,明确相应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同时针对每个廉政风险点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司法行为。五是实行廉政监督卡回访制度,对审结、执结的案件进行回访,通过回访,详细掌握干警的执法情况,监督并保障干警公正廉洁文明执法,有力促进了司法作风的改变。
杨法宣 法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