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德厚 袁 晶 发布时间:2012-08-13 14:59:49
来源:全国开发区法院网
法院文化建设是铸造法魂院魂的系统工程,该们起步晚了些。”2008年初,到任不久的海南高院董治良院长如是说。随后,高院董治良院长提出了通过法院文化建设,铸造法院法魂院魂的目标。与此同时,海南高院首次制定《关于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实施办法》,召开了全省第一次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法院的奋斗目标,正式拉开了海南法院文化建设的序幕。紧随洋浦经济开发区法院作为海南高院的直属法院独立建制以后,新一届党组高度重视法院文化建设,积极响应省高院的号召,以先进文化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探索、总结提炼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文化内涵、文化精髓及表现形式,大力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廉政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把法院文化建设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并进行系统建设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院文化体系,为人民法院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向着创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目标坚实迈进。
一、齐抓共管,强化文化建设组织保障
该院始终坚持认为法院文化是法院的精神之根,它决定着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支配着法院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影响着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思维和判断,控制着司法审判活动的道德风尚和法律风险,影响着法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作为处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大建设、大发展环境下的特区法院,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务必以法院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统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的司法服务。为此,该院党组一直高度重视法院文化建设,始终把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公正廉洁司法的重要途径,提出了“文化兴院、素质强院”的特色发展思路,确立了“崇法厚德、公正为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治院理念,将法院文化建设贯穿于法院各项工作之中,努力构建“公正、廉洁、为民”核心价值体系。
二、塑造灵魂,深化法院精神文化建设
法院的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法院文化的精髓和灵魂。院党组深刻认识到,人是“文化兴院”的根本,要保持法院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发展好干警的精神文化,既能起到激励、塑造、启发、凝聚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作用,又能发挥出教育、引导诉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为此,该院推行如下几项举措强力推进精神文化建设。一是建设学习型法院。始终坚持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和干警的积极参与,努力营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树立常态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观念,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拓宽学习载体,建立学习奖励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对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法官报销部分学费。二是每年定期开展庭审观摩、优秀法律文书评比、精品案例评选等活动,着力提高法官的审判业务素质。三是在没有专职调研机构的现实条件下,积极筹划成立调研小组,定期邀请调研专家来院讲学,举办“法官沙龙”、“法官论坛”、“论文研讨会”等特色调研活动,提高法官调研工作能力;定期组织对重大疑难、新型案件进行研讨,总结审判经验;四是建立上下级法院法官交流机制,选派年轻法官到省高院挂职锻炼,加速年轻法官成长。通过一系列举措把法院精神文化渗透到法院的一切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法官。
该院还充分发挥物质、精神及价值激励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办案能手、调解能手、信息、调研、宣传能手的奖励力度,在法院内部甚至和兄弟法院的优秀法官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和研究氛围。注重挖掘、培养、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和优秀经验,弘扬先进、鼓舞斗志、激励前行。尤其是在司法调研方面,更是充分发挥多种激励模式,突出展示了该院狠抓精神文化建设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其特别值得一提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是:将调研工作能力作为干警法学理论水平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表现,对获奖的同志利用各种载体予以表扬,作为高素质人才进行培养,使积极参加各类调研活动成为其责任,积极争取获奖成为其重要荣誉。
仅2011年,该院申请海南省高院重点调研课题5个,最终中标2个,完成海南省二中院重点课题2个;组织干警向各种学术讨论会、论坛等征文比赛活动投稿75篇,最终获国家级奖励4篇,省级奖励2篇;在《中国审判》、《民事法律文件解读》、《执行工作指导》等国家级刊物发表优秀调研成果9篇,在《特区法坛》、《海南人大》、《海南法学》等省级刊物发表调研成果7篇,在《西部法院通讯》、《审判参考》等地市级刊物发表10篇;共报送精品案例26篇,被省高院推荐上报最高法院12篇,被《人民法院案例选》采用5篇;有8篇调研类信息被省高院采用,并被推荐上报到最高法院。
、
(洋浦开发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