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额法官感言
本报记者邢东伟
“在法院工作那么多年,尤其是这次司法改革后能进入法官员额,非常不容易,我肯定会守住底线,不枉法裁判。司法责任制运行后,根据规定,遇到领导同事打招呼干扰办案,要记录在案。”面对《法制日报》记者的采访,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法官韩军如是说。
当天上午,两家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在洋浦区法院审理,合议庭由法官韩军、王文丽、刘远帆3名今年年初选任进入洋浦区法院法官员额的法官组成。据了解,洋浦区法院司改前有20多名法官,司改后进入员额制的仅有16人。
“对于法官来说,司法改革最核心的就是‘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这10个字,改变了法官的组织结构、晋升方式、运行机制。说到底,改变了整个法院的运转模式。”韩军说。
“以前,案子需通过审委会讨论,领导过目才能签发。”韩军说,司法改革后,法官自己审理终身负责,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领导不再审批,作为年轻法官心里有点不踏实,还希望有人把把关。
没人帮助把关,怎么办?王文丽说:“我感觉压力更大、使命更大,工作会更加积极主动,生怕办错案受惩戒。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时,都会召集法官会议,向资深法官‘借脑’。”
“以前,很多案件需要自己翻箱倒柜找资料。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后,这些审判辅助工作交由法官助理办理,相比过去的助理审判员,法官助理属司法辅助人员,职责分工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了审判效率。”王文丽说。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