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独立建制以来,洋浦法院紧紧围绕审判中心工作,以创建一流法院为目标,以强化调研工作为抓手,在切实履行审判职责的基础上,坚持把调研工作作为推动法院工作发展的重要前提,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在加强调研的同时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有效指导解决司法实务难题,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特别是司法体制改革后,洋浦法院进一步加强调研队伍建设,完善调研工作激励机制,同时通过组织开展浦法论坛、优秀裁判文书和典型案例评选等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全院干警参与调研的积极性,取得了突出的调研成绩,为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规范创新法院管理,促进审判质效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各部门形成调研合力
独立建制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将调研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由院长亲自抓,亲自定方案、定思路、定调研人员,凝聚全院之力,有效推动调研工作健康发展。一是提出将调研工作作为特色发展之路的战略部署。洋浦开发区法院独立建制之初,院党组便结合洋浦实际,将调研工作作为“高层次的审判工作”和展示法院、法官整体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抓紧、抓好、抓实。二是亲自主持并屡次中标各级重要调研课题。继2015年院领导作为主持人中标并完成省高院1个重点课题、参与省高院1个重点课题之后,2016年再度中标并完成海南省社科联1个重要课题,中标省高院1个重点课题,并分别完成海南法学会、洋浦法学会课题立项各1个。三是院领导率先垂范,干警积极响应,形成全员参与调研的良好局面。2009年以来,全院干警在《中国审判》、《审判与研究》、《特区法坛》、《法制时报》等刊物上及各类主题征文中发表、获奖调研文章123篇。
二、提高认识,转变思想,确保全院调研工作步调统一
司法体制改革以后,法官数量变少了,责任担子变重了,部分一线办案法官思想发生了松动,认为其重点工作主要是研究案件、办理案件,调研工作应由调研小组或者办公室笔杆子承担,从而将调研工作当成额外的负担,不愿意积极参与到调研工作中来,导致调研工作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为转变观念,端正认识,将调研工作带回正轨,院党组多次在全院干警大会上对单纯办案不及时总结经验和开展调研工作的错误思想予以纠正,多次强调调研工作对促进审判、规范管理、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司法调研在形式上是审判过程的理性延伸,在实质上是审判经验的升华与发展,属于更高层次的审判工作,是化解审判难题、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规范创新法院管理、促进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将调研工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指标,对积极参与调研、发表调研文章的干警,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予以倾斜。通过以上措施,有效调动了一线审判人员参与调研工作的积极性,避免陷入调研影响审判的误区,保证了调研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统一。
三、按需选调,合理招录,构建及优化人员结构
为更好地开展调研及审判工作,合理构建调研人才梯队,我院2010年-2013年,从全国各地选调了18名理论功底深厚、文字能力较强的法官,2010年-2016年招录了24名公务员。从选调及招录的人员中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了调研小组,骨干人员年龄范围分布较广,有利于调研人才形成“老中青”的梯队建设。二是努力为从事调研工作的同志开展调研工作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了调研队伍的稳定。目前洋浦法院已形成了组织上领导重视、活动中骨干挑梁、日常调研广大干警积极参与的良性机制。三是为确保人员的合理流动,我院制定了《关于选调和新招录公务员最低服务年限的规定》。
四、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一是建立调研工作规章制度,为调研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及修订了《海南省洋浦开发区人民法院关于调研信息宣传工作管理及奖励办法》,建立了调研工作年度计划制度、调研联络员制度、重点调研活动专门通报制度。二是定期召集调研小组召开调研工作例会,分析总结上一阶段调研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并围绕审判工作中的疑难复杂问题,结合本院实际和上级法院的精神,讨论确定下一阶段的调研方向。三是定期通报全院各部门及每名干警调研文章完成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四是完善调研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将调研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干警的年度考评、晋职晋升挂钩。司法改革后,洋浦法院积极探索将调研成绩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形成调研长效机制。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警参与调研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了调研工作的有序规范运转。
五、加强培训,拓展视野,确保调研人员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为提高调研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一是加强对调研干部的培养,为其深造提供条件。选派调研干部到上级法院学习锻炼;选派调研干部赴上海交大、浙大、西安交大等高校进行为期两周的培训;努力为调研干部创造和提供各种参加学术研讨会、业务理论知识培训、外出考察的机会,使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工作水平。二是加强对一线法官的培训,着力提高一线法官的写作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内部业务培训,由有丰富经验和突出成绩的调研骨干为一线法官讲解编写方法和技巧。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如浦法论坛、优秀裁判文书、精品案例评选等。
六、突出重点,注重转化,强化调研成果指导作用
独立建制以来,洋浦法院一直把调研成果能否发挥决策参谋和审判指导作用作为衡量调研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一是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司法建议。截至目前,洋浦法院共向管委会、洋浦检察院、洋浦搬迁办、儋州公安局、太原铁路局等5家单位提出司法建议5篇。二是学习借鉴调研文章,积累审判经验。每一篇调研文章,都是经过信息收集、反复研究、认真雕琢后方能发表,具有较高的学习借鉴价值,年轻干警尤其是一线办案年轻干警,可以通过调研文章,总结审判经验,拓展审判视野,提升写作能力。因此,洋浦法院借助导师培养制度及调研学习研讨机制,有效强化了年轻干警的办案能力。三是对审判工作、法院改革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有重要参考指导价值的调研成果,直接吸收转化为审判管理规范和制度。比如,为在审判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推进涉诉矛盾化解工作,经多方调研,制定了《关于建立案件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并付诸实施。
独立建制以来,洋浦法院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为司法调研的深入开展不断优化条件,从而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调研成果:参与及完成各级重要调研课题10个;在全国法院第24、25、26、27届学术讨论会评比中3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是全省基层法院中获奖人数最多、获奖级别最高的法院。截至目前,全院干警在《中国审判》、《审判与研究》、《特区法坛》、《法制时报》等刊物上及各类各级主题征文中发表、获奖调研文章123篇。2012年,我院被评为“全省法院调研工作先进单位”,2人被评选为全省法院调研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我院荣获全省法院调研工作三等奖。
独立建制以来,洋浦法院在司法调研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专职调研机构的缺失、受理案件的类型少等条件的限制,以及调研人才向上级单位输送、调研成果转化不多等问题,与先进兄弟法院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洋浦法院将继续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一步改进调研工作方法,增强调研工作能力,提高调研工作质量,不断开创人民法院调研工作新局面。